20090216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看今天(2月16日)明報關於JCCAC的報導,訪問的人多了,資料亦較上次詳盡;但卻令我想到「雞先還是蛋先的問題?」兩次的報導,其實跟藝術沒大關係,報紙最想做的都是關於中心是否有濫用資源的問題。跟這相關的思維:下次可能是石硤尾的公眾停車場是否泊滿車,月租車位租了出去人地又唔泊車,是否濫用土地資源;如何提高公園球場使用率偏低的問題之類。今次刊出的內容顯然是對應和解答上次二月二日A1頭版錯漏百出的報導而產生的。如果沒有上次的報導,引來幾萬字的網上回應,可能亦沒有今天再將事情說一次的需要,但上次的頭版是用甚麼的思維方式可以如斯簡陋的把故事奉上讀者呢,為甚麼這樣以偏蓋全的故事可以輕易作頭版呢?到底這報紙的新聞是如何造出來的?
今天明報的內容,正是上次A1頭版小報揭秘內容的後續答案,小心奕奕的盡量持平;疑似一份沒歉意字眼的再聲明。但這就令我更覺得上次那份頭版完全是A貨流嘢。明報其實完全不想我們中心的租戶、或藝術工作者、或是會寫比明報原文倍數計回應的文化人看到的,純粹嚇嚇市民大眾,既可抱打不平,又有故事銷紙。我一直擔心的香港藝術創作生態給這頭版事件雪上加霜;但這事也讓我聯想到香港報章的存活生態,就是賠上公信也在所不計。
近日討論多了,很多藝文朋友仍然容易因事動容、引發苦淚辛酸。研討會上亦不時聽到對政府援助的訴求;但香港從來都不是對藝術文化支持的地方,將來亦完全不似會有任何轉變跡象。如果有人看錯市場入錯市,請伺機止蝕離場。每有記者訪問,更不宜將閣下淒楚辛酸向人細數;須知港式智慧:藝術工作者生活艱難從來活該。不是記者沒品味跟你談藝術,而是他們都沒市場可以入刊;大部分跟我來訪的記者都是來要掙扎求存的故事,我答案正面,訪問故事很多都是無疾而終的收場。完全認同梁寶山今日(2月16日)在《信報》的〈觀自在〉說:「…而這些老話,說了十年、二十年,陋政人事依然──這不就證明了這些老話根本就不奏效麼?不少同仁習慣自覺與不自覺地以自我邊緣化來換取社會認同,但回過頭來,雖然說明了藝術生涯含辛如苦,卻同時在假想的敵人與自己之間畫了一道楚河漢界,結果是現實改變不了,邊緣化卻成為了現實。香港藝術家也是知識分子,實在不應經常妄自菲薄,而更應自重自強,進而體察別人困難。…」

1 則留言:

匿名 說...

is it true to say: it is all because we don't have a feasible proposal for a win-win situation so far? that's all supporting and beneficial for all parties, including the artists, the creative industry, the buyers, the consumers, the general public, and the prospects of hk, 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