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Hisun Wong
第一次看到王希慎(Hisun Wong)的《花葉印》‘intimate impression’攝影作品時,照片的色調使我聯想到作為攝影師的他,多年來浸淫於攝影黑房傳統技術層面的功夫。目迷於色彩漫散和透逸影像當兒,老實說我實在想象不到這些似被X光透析儀拍攝的影像,是由何種類別的相機型號拍攝出來的。
我嘗試以理性的角度尋找創作的技巧和方法,苦思片刻再鑽入腦側的角尖內。如果不是Hisun立即把迷團打開,我只會往數碼科技的方向鑽得更尖。他說這是‘unprocessed photogram’,我恍然大悟的像記起了半世紀以前的事,答案原來是攝影術的基本源頭;照片的被攝物是他自家花園落下的花草,光源是天空的太陽。這是直接得不能再直接的攝影類別。在數碼影像無處不在的年代,面前返樸歸真的影像創作方式,確實令自己感應現實跟虛擬成像的感觸錯落。照片內隱逸的情感,從纖細花葉散落親密的個體宇宙,感覺擬似中國文人畫家花鳥蟲魚的攝像呈現。
沒有光學鏡頭的多層過濾,陽光直接把物象勾勒成影像。視覺的正負真假虛浮透明,寫真寫意遊戲人間。重新啟動銀鹽感光創作空間之餘,也令我想象是個有趣的攝影教學提案,由銀鹽過渡數碼成像的「有機」過程。
2009©anothermountainman
Hisun這邊是在上海的後花園的太陽實驗;南面的香港又一山人(anothermountainman)以謙恭的角度對正陽光。他預備了多個以鋼框鑲成的純白畫板,放在太陽下的各處地方,讓陽光透過雲層、透過樹叢、透過物件、透過玻璃、透過各種天然或是人為的物事,投下迅間流動的光和影,成為白色畫板上面的影像,這名副其實的「影」像,他稱這活動為「神畫」(painting by god)。這個耐人尋味的活動,除了可作裝置藝術的型式展示,更意想不到的就是會牽引觀眾,對白色畫板上的迅間光影感到興趣。情況一如自己重拾質樸素直的photogram感覺一樣,白色畫板框著的光影,其實遍布於日常生活,每秒都擦身而過,但大多數人每刻都會視而不見!這些光和影投在白色畫板上,除了引人遐思以外,通常都惹來無數觀賞者興起拍攝的念頭,他們就用隨身的攝影機拍下許多黑白灰的抽象光影。可能是鋼框白板成像的因利乘便,邊框構圖安靜就位,按快門的剎那就像吃一個三分鐘的即食杯麵。背後的拍攝動機觸踫到關於觀察、角度甚或價值觀等思考,跟又一山人談起,這也可以是個另類的攝影延伸活動。
最近看過蔡仞姿老師提到香港藝術的「當代隱性生態」:「那是不愛煽情、低調、冷而疏離的觸覺,……也是創作語言的純粹化,追求個人性、藝術性的理想狀態;…」(今藝術,ARTCO,3/2010,台灣典藏出版);雖然兩位攝影師未必是這個說法的對應說明,但作品中的冷狀態對應市場主道式的創作,正是跟金融城市中心價值形象相違的創作態度。
這個不算是香港城市慣常熟知的攝影展覽,兩位攝影師由個人對應地球上最重要的光源,若輕的私下感應光影節奏,若重則可以視生視死的生活贅重。作為觀眾的我,攝影的具象功能每每讓我關注個人跟環境,邊緣跟盛世的互換疏離感覺。當照片把寫實的具象語言抽離,給予我奢侈的空白,放下講求效率效益效應。在追求即享收獲的年代,誰知道原來還有很多人有耐性,等一段八分二十秒由太陽射到地球的光線。
第一次看到王希慎(Hisun Wong)的《花葉印》‘intimate impression’攝影作品時,照片的色調使我聯想到作為攝影師的他,多年來浸淫於攝影黑房傳統技術層面的功夫。目迷於色彩漫散和透逸影像當兒,老實說我實在想象不到這些似被X光透析儀拍攝的影像,是由何種類別的相機型號拍攝出來的。
我嘗試以理性的角度尋找創作的技巧和方法,苦思片刻再鑽入腦側的角尖內。如果不是Hisun立即把迷團打開,我只會往數碼科技的方向鑽得更尖。他說這是‘unprocessed photogram’,我恍然大悟的像記起了半世紀以前的事,答案原來是攝影術的基本源頭;照片的被攝物是他自家花園落下的花草,光源是天空的太陽。這是直接得不能再直接的攝影類別。在數碼影像無處不在的年代,面前返樸歸真的影像創作方式,確實令自己感應現實跟虛擬成像的感觸錯落。照片內隱逸的情感,從纖細花葉散落親密的個體宇宙,感覺擬似中國文人畫家花鳥蟲魚的攝像呈現。
沒有光學鏡頭的多層過濾,陽光直接把物象勾勒成影像。視覺的正負真假虛浮透明,寫真寫意遊戲人間。重新啟動銀鹽感光創作空間之餘,也令我想象是個有趣的攝影教學提案,由銀鹽過渡數碼成像的「有機」過程。
2009©anothermountainman
Hisun這邊是在上海的後花園的太陽實驗;南面的香港又一山人(anothermountainman)以謙恭的角度對正陽光。他預備了多個以鋼框鑲成的純白畫板,放在太陽下的各處地方,讓陽光透過雲層、透過樹叢、透過物件、透過玻璃、透過各種天然或是人為的物事,投下迅間流動的光和影,成為白色畫板上面的影像,這名副其實的「影」像,他稱這活動為「神畫」(painting by god)。這個耐人尋味的活動,除了可作裝置藝術的型式展示,更意想不到的就是會牽引觀眾,對白色畫板上的迅間光影感到興趣。情況一如自己重拾質樸素直的photogram感覺一樣,白色畫板框著的光影,其實遍布於日常生活,每秒都擦身而過,但大多數人每刻都會視而不見!這些光和影投在白色畫板上,除了引人遐思以外,通常都惹來無數觀賞者興起拍攝的念頭,他們就用隨身的攝影機拍下許多黑白灰的抽象光影。可能是鋼框白板成像的因利乘便,邊框構圖安靜就位,按快門的剎那就像吃一個三分鐘的即食杯麵。背後的拍攝動機觸踫到關於觀察、角度甚或價值觀等思考,跟又一山人談起,這也可以是個另類的攝影延伸活動。
最近看過蔡仞姿老師提到香港藝術的「當代隱性生態」:「那是不愛煽情、低調、冷而疏離的觸覺,……也是創作語言的純粹化,追求個人性、藝術性的理想狀態;…」(今藝術,ARTCO,3/2010,台灣典藏出版);雖然兩位攝影師未必是這個說法的對應說明,但作品中的冷狀態對應市場主道式的創作,正是跟金融城市中心價值形象相違的創作態度。
這個不算是香港城市慣常熟知的攝影展覽,兩位攝影師由個人對應地球上最重要的光源,若輕的私下感應光影節奏,若重則可以視生視死的生活贅重。作為觀眾的我,攝影的具象功能每每讓我關注個人跟環境,邊緣跟盛世的互換疏離感覺。當照片把寫實的具象語言抽離,給予我奢侈的空白,放下講求效率效益效應。在追求即享收獲的年代,誰知道原來還有很多人有耐性,等一段八分二十秒由太陽射到地球的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