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伍振榮」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伍振榮」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090111

JCCAC的一連幾個展覽

洪強在《再.啟動》展覽內的作品

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開放日(其實日日都開),一連有多個展覽同時進行。中心的展覽場和散佈地庫、L1、L3、L5和L7的空間有《再.啟動》(Re:animating)混合媒介裝置展覽,不是一般的派對聯展,值得看看。8樓的都市視藝空間有伍振榮先生的《中國.人》攝影展,展出八十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社會生活影像,紀實攝影經過廿多年的沉澱,在數碼年代出土,別是一番意義。L7-22的《失焦》,其實長期展出謝至德和吳世傑的作品,不妨入內親身參觀發掘。二樓的光影作坊有黃勤帶的《南方》攝影展,黃先生放下沈重的專業器材,輕身上路改用Olympus μ儍瓜機或 Lomo相機,是近期少見Lomography的極緻;看看所謂放下是否為攝影師帶來別樣意義。我在L5-22單位,展出另外九張不在香港拍攝的作品,歡迎到來親自品評。

黃勤帶《南方》攝影展
黃勤帶《南方》攝影展
黃勤帶《南方》攝影展

20080725

訪問賴朗騫(6)

賴朗騫 《藉故》寶麗來相片系列
賴朗騫 《藉故》寶麗來相片系列
賴朗騫 《藉故》寶麗來相片系列


劉:在拍寶麗來的時候,我相信你只會有這部相機隨身;但拍 Hasselblad 的時候,你會帶些甚麼呢?

賴:腳架、測光錶、菲林和相機,沒有其他鏡頭了。

劉:你是那類只帶一個鏡頭的人?

賴:我好像是用 Hasselblad 的503CM,鏡頭是80mm f2.8。

劉:你是那種連用甚麼型號器材也不大留意或上心的攝影師。

賴:初用Hasselblad的時候,不懂得拆鏡頭拆片盒,所以就不拆了,專心的用一支鏡頭拍攝。有些攝影師對待器材如槍械一樣,但我肯定不屬那類。

劉:無論是攝影雜誌或網頁,器材的討論終究是比說明創作意念較容易。但對我來說,器材是攝影師以外的東西( 賴:我非常認同!)。但是知道攝影師如何在工作過程中怎樣運用器材,也是很有趣的事情。

劉:用 Hasselblad 拍的照片會否想做展覽?

賴:會的。伍振榮先生找我在九月的平遙展覽,還有吳文正,吳世傑,謝至德,黃勤帶,岑允逸,鄭逸宇,跟著這些前輩上路,實在是個難得的學習機會。

劉:年頭的時候跟謝至德買了他精心裝製的4x5相機(好像有個特別的名字,要找謝至德證實一下),試拍了十多張關於城市夜燈和植物的題材( 賴:嘻嘻嘻!),一來正在試機,還未拍到心目中想要的東西。後來到hulahoop,見到你的寶麗來,在網頁看到你另外這輯作品《在理性逃離的晚上》,我有興趣的正是你這部分的相片。

劉:我喜歡的除了是照片的超現實味道外,似乎還有很大的空間和可能。在這階段還是要自我要求的思考和提升;在拍攝的追求中,對自身題村的思考和取捨,往往是攝影師最大的挑戰;不少攝影師不斷的努力拍攝,卻沒有能力知道自已對作品好壞的判斷。

賴:有些攝影師不懂得選出最好的照片作展覽,因為他自已還未弄清楚他拍的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