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8

影像香港當代攝影展



相信是近年來集合最多香港攝影師的一次關於拍攝香港的展覽。
第一展期的展場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日期由2008年12月20日至12月30日。
開幕禮於12月20日星期六下午二時三十分在中央圖書館展覽館舉行。同日早上十時至下午一時於一號活動室有研討會: 《後九七的中港澳藝術攝影》。講者有馮漢紀先生、李銳奮先生、黎健強博士和黃啟裕先生,盧婉雯女士將會擔任主持。
自己因為工作關係,未能趕及參與研討會,但應在下午二時左右到達會場,見面再談吧。

黃淑琪、梁志和、譚偉平



黃淑琪在九龍上海街視藝空間展出的《香港勝地》

十二月份香港滿是有趣的攝影展覽,先後參觀了譚偉平在1a space 堆有大片泥土場地展出的《浮世》;梁志和的 " In the name of Victora",在中環太子台的Korkos Gallery,即以前李家昇 OP Gallery 舊址旁。在上海街視藝空間則有黃淑琪的《香港勝地》,這裡貼出來的只是展場的外圍佈置。這三個都是要到現場親身看,親自感受的展覽,展覽過後,在書本在雜誌在網頁看到的照片,其實都應該說明不了展覽現場的模樣和氛圍。

20081211

馬良的概念攝影


這就是他跟我說的那張照片,如想看得清楚點,請到他的網頁,在《鄉愁》Nostalgia專輯內可以找到。


馬良給我用保鮮膠袋包裹的攝影集。

十二月七日的星期天,到了馬良石硤尾創意藝術中心的攝影講座。不知是不是因為馬良是近年中國人氣急升的著名攝影師,講座的入座率算是很好了。講座中由觀眾的問題延伸到攝影的原教主義式的紀錄性紀律,馬良打趣說他不懂拍紀錄性攝影,他拍的都是他心裡想營造的故事,通常都會用到模特兒、佈景、道具、Photoshop等等;有時候弄畫筆的功夫可能比按快門更費勁,如果有人挑戰他作為攝影師的純粹程度,他說不如叫他做影像製造者 (Image maker) 更容易和更妥當吧。展覽開幕完畢後,他走來我的工作室參觀掛在牆上的照片時說:很希望在香港拍攝一輯霓虹光管招牌的作品;我們談到攝影的決定性一刻,很多時都不是攝影師可以把持的,到底那是誰的安排真是天曉得。他特意從作品集內揭到這張照片,在模特兒累了躺下來的時候,誰也估不到陽光可以突然從雲層照射下來,成就這張照片。
展覽在MAG都市視藝空間,時間是2008年12月9日至12月31日(星期一休息),詳情請參閱展覽海報

20081203

沈嘉豪談針孔攝影(8)──個人連結


沈嘉豪和他家中烘焙咖啡豆的機器


沈嘉豪提供的參考網站:

針孔攝影:
Interesting pinhole photo sites
http://blog.flickr.net/en/2006/04/26/worldwide-pinhole-photography-day/
http://www.flickr.com/photos/boxfotos1/sets/
http://flickr.com/photos/nicolai_g/sets/693512/
http://www.pinhole.org
http://www.pinholeformat.com/gallery.html
http://www.linsenfrei.de/
http://www.toshi-photo.com/Pinhole2/Pinhole_vs_Digital-01.html
http://www.pinhole.art.pl/
 


現正使用的古老鏡頭:
Lens type using in my recent portrait photo project:
http://www.antiquecameras.net/petzvallens.html
 


關於音響:
Hifi links:
http://www.audioanthology.com/index.htm
http://www.wmeckle.com/BOYD/Boyd.htm
http://homepage3.nifty.com/Jiya/
http://www.lansingheritage.org/
http://www.lansingheritage.org/html/altec/catalogs/altec-cat.htm
http://www.lansingheritage.org/html/jbl/catalogs/jbl-catl.htm
 
關於咖啡:
Coffee links:
http://www.sweetmarias.com/
 
訪問完了之後,Bobby(沈嘉豪)反而向我追問:你覺不覺得攝影可以幫助攝影師的預知能力?像法國的
布列信(Henri Cartier-Bresson)預知拍攝男子跳過水洼一剎般;攝影其實是一種訓練:在某一個環境裡頭,很多時我們都會想象跟著會發生的事情,接連視覺敏感度提升,可能留意到很多人都會忽略的生活細節。

沈嘉豪談針孔攝影(7)──漏光或全白


沈嘉豪針孔攝影《北京的灰藍色》系列©

劉:到底現在你會不會在街上喝咖啡的?
沈:會。但是…盡量……例如上環會去
Cafe Little、銅鑼灣就會去時代廣場對面的 Cafe Corridor、西貢會去 Colour Brown、尖沙咀就 First Cup。除了First Cup 我不清楚外,其他幾間都是自已炒咖啡豆的,質量比較有保證。

劉:那在深水埗怎辦?
沈:去茶餐廳喝奶茶好了!哈哈!

劉:你曾經在大學和不同的機構工作和教授攝影,對年青人學習攝影有甚麼體會?
沈:在大學從事教育工作,其實只是教授通識課程其中一項針孔攝影科目。我接受這份工作並不是覺得自已有能力培養未來的攝影家,只是希望學生能夠通過學習針孔攝影,懂得一些作為一個人應有的一些好質素。舉例:很多人覺得現時的年青人都給父母疼壞了,承受失敗的能力很低。初學針孔攝影的朋友都知道,剛開始玩的時候失敗率奇高,第一張相出來都是全黑的,因為漏光或過份曝光;第二可能全白,因為…總之剛開始的時候學習針孔攝影是挫敗感極強的,大多數學生都是苦着臉跑來問我為甚麽會有這樣的結果,但到學期結朿的時侯他們都是笑着說好玩,大家都好像學到了堅毅地不斷嘗試的精神,並克服各種問題,成功地拍攝到照片。我告訴他們我不期望他們全都成為攝影家,只希望他們以同樣的學習精神放到自已選的科目上,從而得到成功。

20081202

沈嘉豪談針孔攝影(6)──逆潮流


沈嘉豪針孔攝影《北京的灰藍色》系列©

劉:知道你除了攝影方式外,在生活中對音響器材、咖啡的烘焙和沖泡,好像都會對科技的使用持著一種逆流的態度?
沈:有時的確質疑科技的「進步」是否真的帶給人類幸福;但很多事情的發展,發覺現在科技發展最初的動力每每都是以商業市場作優先。以方便為名,隱藏犧牲了的質素。例如捨棄唱片,轉為壓縮了的音頻電腦檔案,方便在街上隨時聽音樂。又或食物上改用了代糖、不飽和脂肪等等,取而代之的替代物對身體有何影響,很多時都以為這就是進步,對之不甚了了。

劉:談到音樂,你可能對這課題也有很多題材可以說說。
沈:有時候覺得不是每個時候和地方都要戴著耳機聽音樂的,走到不同的地方,聽聽不同環境的聲音是一種面向世界的態度。但如果在自己的家裡,我會盡量營造一個寧靜的環境。

劉:談談你逆潮流式的器材選擇吧?
沈:跟之前提到的攝影器材發展有點意義雷同,經過一大段交學費的器材消費後,同樣發覺從前的很多經典的音響器材已經是歷史的極致出品。很多時都因為要擴大銷售的市場,要作質量的犧牲。例如從前很好的器材都會很巨大而笨重,但現代大多數人的居住環境根本難以配合。所謂好的音響,其中聲音的質和量都是同樣重要的,舉例如果你的音響的量太少,要聽一隊幾十人的管絃樂團的演奏,根本沒可能表達同等的份量。很多時現代設計的音響為了配合小型的家居,縱然也可能有優美的音色,但卻沒有那種「量」了。


劉: 你這說法好像也在形容相機。
沈: 也是。大部分小型數碼相機的質素拍到那物象,但當要放大幅照片時,那質素卻未能支持需要那種「量」的呎吋。
沈:現在我用的是一種 theatre (劇院)用的喇叭,當然要經過很多的試驗,配合家居的器材作個人的調較,這裡我提供一些我喜歡閱覽的網站給各位參考。但是我一直以來,都對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工作方法和器材感到興趣。由攝影、音響到咖啡。小時候最好喝的是茶餐廳的咖啡,現在我會尋求咖啡豆的來源,怎樣親手焙烘和沖泡,從根源和過程中,對自身的瞭解和創作更懂得追求。

沈嘉豪談針孔攝影(5)──尋找歷史


沈嘉豪針孔攝影《北京的灰藍色》系列©

劉:有沒有攝影師的作品是你比較欣賞的?
沈:我很喜歡 Sally Mann 的作品。特別是她拍攝小孩子在河流旁邊的照片。她有不少的作品都是利用很古老的相機和鏡頭拍攝,畫面比較柔和,而且已有四邊黑角的效果。我很喜歡照片裡散發出很美的感覺。因為歷史裡頭實在有太多精采的作品;所以我愈來愈喜歡從攝影的各樣歷史找尋靈感。例如最近給我發現的一支百多年前的鏡頭,如果用來拍攝現時的題材,那又會是怎樣的呢?

劉:古老的鏡頭和原始的針孔相機,拍出來的畫面都令人聯想到歷史攝影的感覺風格,為甚麼喜歡追求這類型畫面的表現呢?
沈:在數碼攝影的科技年代,大多數的人都能利用簡易和方便的方法,攝取非常接近的畫面,而且出來的作品亦容易千篇一律的「 良好」。對於我來說,選取比較艱難的原始方法,可能對創作更有幫助。我想重溫攝影歷史中一些工作方法,再配合現代的題材,希望能開展另外的方向。曾經考慮嘗試濕板方法( Wet Plate),但其技術上的限制也實在太大,例如到戶外拍攝是相當困難的。 
歷史上的一些攝影方法,其實用在藝術創作中,不少已經成就極緻,但奈何工作困難或不方便,都陸續被主流方法淘汰,實在有點可惜。

20081201

沈嘉豪談針孔攝影(4)──白日與黑夜


沈嘉豪針孔攝影《北京的灰藍色》系列©

劉:拍攝「南鑼鼓巷」尚有沒有其他的閱讀原點?
沈:廣義上是關於北京人和北京人生活上有關的元素,但微觀亦包含街上的字符、店鋪的商品、甚或建築物外牆的磚瓦等等的生活細節。

劉:除了原先個人的色彩感覺外,你仍然重視保留時代的細節和紀錄,照片的內容仍然扣著時代的物件和文字,讓這些記下來的符號成為個人故事的延續。
沈:是。

劉:拿著這麼大型的針孔相機拍攝,是否有某種的方法和紀律?
沈:每找到拍攝的場地,通常都是會在腦中盡量呈現和想象,因為沒有準確的觀景器,要借鑒之前所有的拍攝經驗,在腦中推敲照片的最後成像效果。有時的確擔心拍攝角度是否能完全涵蓋所想拍的地方,又或是要得太多。

劉:曝光時間通常是多少?
沈:我用
富士 (Fuji Film)的ASA160菲林,時間會是由15秒到30分鐘都有。不過菲林經過長時間曝光,會有倒數失效 (Reciprocity failure) 的問題,顏色效果最難以估計。

劉:拍攝長時間曝光,很多時都拍不到移動中的人和物,會否是個遺憾?
沈:我來說無所謂。有時拍到一直坐著的人物,很有surprise(驚喜)!

劉:有甚麼理由一直堅持拍攝針孔照片?
沈:我覺得最重要是否找到一種適合題材作拍攝。例如今次的那種灰和soft(柔焦)是夾(匹配)的;如果改用現代的清晰鏡頭,效果反而不是我想的東西。但反過來說,拍攝人像的題材,我比較喜歡有景深的表現,我會採用鏡頭拍攝。例如正在香港拍攝的人像計劃,用一支古老的人像鏡頭,清晰的焦點只得一個小部分,跟沒有景深的針孔成像效果迴異。

劉:我覺得每個攝影師對照片最後成像的 sharpness(清晰度)都有不同的定義或標準;針孔攝影拍出來照片的清晰度跟現在經過 Photoshop 作 sharpen(銳利化)處理的清晰度是截然不同的。到底甚麼是 sharp(清晰)呢?
沈:對我自己來說,不是去追求照片的絕對清晰,反而更重要是追求照片內裡形成的對比;例如清晰對比模糊,輕對重之類…

劉:在放大照片的時候,你怎樣處理底片掃描後作甚麼程度的 sharpen(銳利化)?
沈:這輯照片由掃描到印製都沒有做 sharpen(銳利化)的處理。

劉:喜歡選擇黃昏時分拍攝,其實是否有某種的關於 magic hour 的原因,還是有另外的象徵意義?
沈:早前在中環不同時段拍攝城市的景觀,發覺在黃昏時可以同時拍下建築物內外的人和事,很感興趣。想起國畫《 清明上河圖》,畫家將屋內外的人物活動完全生動地描繪出來,而且不分晝夜,覺得攝影也可以嘗試作這樣的表達。

劉:現在出來的照片,大部份都有中央光暈和四邊的黑角,也可以作白日和黑夜交替的聯想。

20081130

沈嘉豪談針孔攝影(3)──由外至內


沈嘉豪針孔攝影《北京的灰藍色》系列©

劉:展覽的照片呎吋是多大?
沈:我預備了二十張24x29吋的照片,全部橫度,但要視乎情況,可能場地未必能完全放下。

劉:全是 4x5 的彩色底片(負片)?
沈:是。彩色負片放大出來的效果較細緻,特別是光暗位的層次,如果用正片,拍攝時寬容度較窄。針孔拍攝經常要作長時間曝光,用彩色負片較易掌握。

沈:這次用的針孔的拍攝角度相當廣闊(wide angle),照片在中央的顏色和清晰度跟邊角的暗黑和柔焦,其實在畫面上造成相當強烈的對比。

劉:我在你這廿多張照片的北京街頭遊走,感覺得特別強烈的是:我是一個街外人,我跟你(鏡頭)走在大街小巷,張望別人的門窗,但攝影師從來也不會帶我進入室內;照片四邊的暗黑視角,有點的像偷拍式的隧道視覺(Tunnel Vision);對我作為一個觀眾的身份,也好像添加了某種好奇的抑壓。
沈:我不太在意這些……但拍攝時,我確是想拍下裡面和外面;我選擇了臨近黃昏的時分,在街外拍攝途中,天色漸暗,室內開始要亮燈照明,我在外面開始見到裡面的一些事物。但戶外仍然餘有日光,拍攝時同時拍下室內外的景觀。

劉:難道你沒有興趣從裡面看出來嗎?
沈:我想有技術上的限制,光線比較難控制;不過說得也有道理,其實可以再推晚一點拍攝時間,也是可行的。

劉:攝影師全程帶引出我對屋內事物的好奇心,其實你自己有沒有對內裡有任何好奇或拍攝的興趣?
沈:我其實最在意表達外面的環境,不過作為觀眾的你有這份好奇,也實在不是我所預計,真是個有趣的提問。

劉:作為觀眾,追隨著攝影師給我面前的影像,但反過來亦步步要求更多的原因或答案。可否提供另外閱讀拍攝北京城街的角度?
沈:我一直都希望拍攝的作品能給予觀眾新的經驗,將拍攝出來的東西跟真實環境形成一種差異。這裡叫「南鑼鼓巷」,其實已是非常著名和多人熟悉的遊客地方,雖然不算是北京地標式的建築群。如果這輯照片先在北京展出,可能更容易感受到這種經攝影而形成的差異方式。當然在香港展出,帶出來給觀眾的可能又是另一種的經驗。

劉:看完廿多張拍攝「南鑼鼓巷」的照片,發覺攝影師的觀看和拍攝方式都是頗為統一的;針孔相機其實沒有準確的觀景器,你怎樣擺放和取景的呢?
沈:拍攝針孔照片通常都要作長時間的曝光,我之前的作品很多時視角都偏低,因為針孔在鏡頭中間,最容易拍到的就是所謂「天一半地一半」式的構圖,每張照片的透視消失點放在中央,形成很多時都是 one point perspective(單點透視)式的照片。有時將相機放在地上拍攝,大面積的地面又會佔據照片的大半部分。我將針孔向上移,就是避免拍到這種典型的針孔構圖。

劉:你其實是用 4x5 相機的移軸方式拍攝?
沈:是。這樣做亦是希望盡量可以保持水平線的平直,減少闊角度的視差和水平傾斜的誇張。個人覺得這樣會減少閱讀內容的干擾。

20081129

沈嘉豪談針孔攝影(2)──柔纖的灰鬱


沈嘉豪針孔攝影《北京的灰藍色》系列 ©

劉:你是用甚麼照相機的?
沈:日本的 Ebony 木製 4x5 大片幅相機。

劉:是利用 Ebony 的機身作針孔攝影機?
沈:當然是自己裝上自製的針孔代替光學鏡頭。

劉:這個針孔是否有某種特別的要求和製作非常的講究?
沈:針孔真是很講究的,一定是要自製,針孔要非常圓,要經過繁複的測試,我很強調自製的原因是,照片的性格很多時是決定於針孔的大小、焦距、材料等相互因素。

劉:〈北京的灰藍色〉照片系列看來是除了客觀的現實拍攝外,個人的內心色彩也著實非常強烈,可以給觀眾說說這方面?
沈:其實是源於灰藍色的一些感覺,灰藍色可以是關繫於心情、或情緒連結甚麼樣的關係?當然最好是交給閱讀照片的觀眾再作怎樣的詮譯。

劉:是不是第一條線索是聯繫個人的一種情感?
沈:是。

劉:這種灰藍色是呈現個人的意義大一些,還是客觀記錄重要些呢?
沈:我想這是個人的感覺比較多一些。在香港看到的藍天,給我的感覺是精神和開心的;但在北京同樣藍色的天空下,走在街上卻很不相同,總是帶著點點抑鬱,或灰灰的感覺。

劉:有沒有一些特別的原因選用針孔攝影機拍此題材?
沈:針孔攝影有種 Soft(柔性)的質感,跟我感受到的「灰」有某種影像的連繫;如果利用光學鏡頭拍攝,好像就散失了那種未明的色彩和柔纖的感應。而且亦對那種北京的「灰」沒有甚麼幫助,由於自己對針孔拍攝有純熟的把握,感覺這是相當適合針孔拍攝的題材。

劉:你是用 4x5 大片幅針孔相機, 其實小型底片跟大型底片於針孔相機來說,分別是否跟傳統的理解相若?
沈:大底片的解像度理所當然較佳,有時候所謂大小的選擇,亦可從最後放大的照片呎吋作考慮。大的底片無論是顏色、微粒、清晰度或是被攝物的畫面對比都可能有比較好的表現;但相對小型的底片和相機,卻有更大的靈活性,更容易避開各種各樣的人為阻礙。

20081128

沈嘉豪談針孔攝影(1)──城市的灰藍色

沈嘉豪針孔攝影《北京的灰藍色》系列 ©

我跟沈嘉豪是在理工念書時認識的,雖然一直都沒有做過同班同學,也忘記了甚麼時候開始稔熟;除了在學校一同共處,也有在進念二十面體,工作的場合和合作的計劃,認識到不少互相認識的朋友。當然我們都喜歡攝影,也相信我們談得最多也可能是圍繞攝影的話題。沈嘉豪離開了多年的大學工作,非常灑脫的走到北京住了一大段日子,做首都的藝術創作人,現在有時在香港做展覽和教授攝影課程,總之是北京香港兩邊走。
沈嘉豪在香港九龍石硤尾JCCAC「光影作坊」舉行個人攝影展,我五樓的工作室就在「光影作坊」同位置的樓上;除了因利乘便外,這次與他的一次訪談,算是多年以來由閒談變成文字紀錄的首次。展覽名字叫〈北京的灰藍色—— 沈嘉豪針孔攝影展〉,我們就從展覽的名字談起……

劉:為甚麼想做這樣的一個〈北京的灰藍色〉攝影展?
沈:原因既非單一,或是巧合。想起自己原來已有差不多十年沒有做過針孔攝影的展覽;又因最近應謝明莊之邀,在
「光影作坊」授針孔攝影課程;在展覽場地的機緣配合下,不如就積極辦一個針孔攝影的個人展覽吧,希望無論對學生或是對攝影有興趣的朋友,都具備某種的積極意義;而這近期拍攝的針孔攝影作品,自己又似乎找到了一種新的拍攝方法和體會,希望展示給朋友看看。

劉:〈北京的灰藍色〉有甚麼是最想表現出來的?
沈:當然主要是顏色!其實北京給我一種顏色的強烈感覺 。北京也有陽光和藍天,但可能是城市現代化衍生的污染,顏色的中間總是有一抹灰在裡面。香港的天空雖然也給環境污染得灰濛濛;但跟北京仍然有一大段距離。香港的空氣帶灰,城市的環境和建築物卻相對感覺仍然乾淨,但北京的城市感覺是充溢灰色的。

劉:這輯〈北京的灰藍色〉照片是甚麼時期拍攝的?
沈:上年年底的十二月(2007),我拍了九張,自己很喜歡沖洗出來的結果;今年的十一月我又繼續拍攝十多張,再在其中選取今次展出的作品。思考的過程緩慢,但拍攝的進程卻可以很快。

20081119

沈嘉豪針孔攝影──北京的灰藍色


展覽前跟Bobby做了訪問,現正在整理當中,希望可以在展覽前刊出。
2008年11月21日晚上將會參與光影作坊開幕,有興趣的朋友,見面再談吧!
11月29日星期六下午三時至五時在光影作坊會有創作分享會!

20081103

薄如空氣 Thin as air (10)


Thin as air © Lau Ching Ping

我其實錯過了上次新界屏山夏村的十年大醮,去的那天早已人去樓空,只剩下空空的竹搭戲棚,日光之下亮著顏色燈泡,旗幟和花牌依然亮麗飄揚,看著偌大的空間,一時眼前有時間停頓的迷思。希望下一個十年我不會錯過,在那巨大如飛機倉庫的竹搭戲棚,看著台上演出流傳百年的故事,搬弄同一齣故事的結局。

薄如空氣 Thin as air (9)


Thin as air © Lau Ching Ping

全部的照片都緣於想以中國畫的直幅構圖,這幾年以這相機這方式,都是這樣以直幅的拍攝;再加上因為要看到照片的細節層次,很多考慮而定下的30吋乘40吋。不小朋友懷疑這展覽的照片是4x5相機拍攝的,其實只是120的中片幅正負片菲林而已。有朋友看過這些照片,他說好的Leica鏡頭也能拍到這樣的畫質效果。我說我不能,因為我要用400度菲林手持拍攝;好像這張人車稀少的旺角黃昏。

薄如空氣 Thin as air (8)


Thin as air © Lau Ching Ping

我看著前面的一片草,拍攝一對互雙緊扣的情侶;我看著前面的一大片天,拍攝一對好奇的父女,父親用望遠鏡遙望模糊的水平線,女兒望著父親:等一下自己會否比父親可以看得更多更遠?我看著前面的一大片海,沒有拍到尼斯水怪,畢竟它們不會無聊到游來西博寮海峽吧。

薄如空氣 Thin as air (7)


Thin as air © Lau Ching Ping

我時常投入自我的思想世界中,經常沈溺於超現實的時空旅程的想法;我覺得以私小說來形容自己的作品比較恰當。正如這張作品的大部分時空,都發生於水平線以下:有來自遠方的遠洋貨輪、孤傲的高樓內空蕩蕩的海景居所、指去太空方向的衛星碟形天線、淺水灣沙灘上穿著游泳衣的年青人;在薄薄的陽光底下,想著下一秒的人生。

薄如空氣 Thin as air (6)

Thin as air © Lau Ching Ping

這是一張我夢寐以求的照片。有地球人的各種不同的選擇和階段;有人向前、有人回望、有人要坐下來休息、有人老了、有持著年青、有人熱戀、有人要離開、有人思前想後、有人憶苦思甜;遙望遠處灰矇矇的城市發電工廠,過路的人相敘一段十五二十分鐘的時空,每人把野草處處的山頭踏成泥黃色。我知道你也曾在此停留過,這是南丫島的山頭,前面是下尾灣的海水。

20081031

薄如空氣 Thin as air (5)


Thin as air © Lau Ching Ping

每人都有不同的原因,在此照片前指手畫腳的對身邊朋友訴說我聽不到的說話。有天下午六時左右,一位男士獨自參觀完所有展品,來來回回的不捨離去,最後他終於鼓起勇氣走到我面前,問照片松鼠的真假,我沒好氣的笑說:為甚麼要做假?在數碼相機和Photoshop的年代,其實我們對假的東西都習以為常。對著虛擬以外的現實環境,反而不習慣面對。那天在葵涌祖堯村附近,松鼠在我前面走過四次,我拍了四張照片。

20081030

薄如空氣 Thin as air (4)


Thin as air © Lau Ching Ping

攝影裝載的思考和內容是最令人玩味的,但攝影機的操作和技術也一樣經常令人流連忘返。很多攝影者之間的相互對話,很多時都被技術的內容耽誤了交流的光陰。這份文字其中的角色也就是先解答了那些搶先發問的十萬個為甚麼?答案一:是Fuji645的120片幅拍攝,希望盡可能展示被攝物件存在空間的大小和細節比例。例如此張作品的雲團,後面有飛機,下面的煙筒,再往下的貨櫃和吊機;明亮的藍天,灰矇的高樓和貨櫃間暗黑的陰影。當然中間還有那形而上的空氣。

20081029

薄如空氣 Thin as air (3)


Thin as air © Lau Ching Ping

我有時想:是相機刺激拍攝,還是好奇心刺激了窺探的慾望。參觀工作室的朋友,當然會拍下阿德的劉騮,拍下小克的聾貓,拍下斜陽下的小榕樹,拍下層層叠叠的半透明抽屜?拍下工作室隱蔽的洗手盤?當然亦有不少是向著我展覽的照片拍照,不是站在作品旁合照的那種,而是直接拍攝作品照片。有些人輕易的就把我的作品即時成為他手機的壁紙。有位進來參觀的男士非常認真專注地局部拍攝這照片中半山的一座建築物,我非常好奇,問他到底拍甚麼,他很得意的答道:那是我的母校!

20081026

薄如空氣 Thin as air (2)


Thin as air © Lau Ching Ping

在參觀這展覽的觀眾中,讓我見識到香港人對照相機的熱熾態度,須知道這是二零零八年,有幸見到不少各樣歷史經典牌子的菲林相機,見過精緻的Leica、雅緻的半格 Olympus Viewfinder、使用120菲林的Lomo,當然還有無數大小的數碼相機。有時候親眼見到有人拿著銀白金屬鏡頭的觀景窗式照相機在拍照,感覺也實在有點太超現實了;就像永遠有朋友站在這照片前問我:是真的麼?我說:是,真的。

20081022

薄如空氣 Thin as air (1)

Thin as air © Lau Ching Ping

石硤尾工作室吸引了很多攝影師,無論是專業或是業餘興趣的。開放日進來看展覽的觀眾、不論男女老幼每人都手持相機,隨時捕捉稍縱即逝的影像!放在入口處的照片,是我在二零零一年在飛機上拍攝的。中央部分泥黃色的工地,是狄士尼樂園的建築地盤;前面的小島是坪洲、跟著是喜靈洲,再前就是比較容易辨認的長洲。懸在半空的雲層剛好為我開放了這樣的一條透明跑道。
因為第一次在九龍土瓜灣牛棚1A空間 (1a space) 展出這系列照片時,選了這高空俯瞰的照片作介紹文字的背景,在展出時都是加上中英文的展覽文案 (artist statement),這個沒附加文字的版本應該極少曝光。而狄士尼樂園早已建成多年,現在重看這建築工地,霎時又開始覺得這樂園轉眼間已經變得陳舊了。
這照片上的文字提到藝術館作品的分類,是隨手借用倫敦Tate Modern書冊藏品介紹的歸類,沒有要特別深究的特別原因。

20081019

Thin as air《薄如空氣》的展覽場刊


《薄如空氣》攝影展覽原來沒有想過印備場刊,經過兩個多星期的展期,在展場跟觀眾間接或直接的接觸,最終引發了編寫的動機和動力。場刊的封面文字源於重新整理自己幾次展覽以來寫下的介紹文字,曾經給《中國攝影》雜誌刊載,現在是略作修改的版本:

【我在以前的展覽文字寫過自己作為攝影人,很多時都應謙卑的覺得,是外面的世界給攝影者這樣的一張照片,不要計較那是甚麼決定性的一刻。到底是誰的決定?有這樣的光線、人物、坐著跟走著、後面是地球的各樣風景;全部都是些我決定不了的事情。如果要重新設計我的拍照工具,最好能將快門按鈕添加多幾項選擇;在千分一秒後,有一小時、一日、一年或是全方位的一輩子曝光時段。最想拍下的,就是這樣的一段時間,一段巨細無遺的時間包容。我想這將會是照相機中快門先決攝影模式的終極選擇。
就是這樣的一種包容的想法,自二零零一年開始一直在拍這種照片;由香港到中國以至世界。我從拍下的照片歸類分析自己選擇的題材,發現無論是地球那處的風景,在我照片中的主體其實都是面前的一大團空氣,不論是人或動物植物、建築海水湖泊,其實都是這團空氣的背景襯托。如果傳說屬實;地球上有過重生又湮滅了的文明,那面前的這股空氣可會就是唯一凝留的証據。這股看似不存在形而上的東西,中國人有更智慧的認知,叫「氣」。就在我們周圍稀薄得看不見的東西,我嘗試慢慢的大口吸入體內,感覺涼涼的。】


可能沒有很多攝影人喜歡用文字作事先張揚的交待。我不完全否定我的攝影是否到達某種標準或程度;但每次自己為展覽寫下介紹文字,都認定這是基本創作責任的部份。畢竟地球的巴別塔一山還有一山高,從來不相信照片是世界的共通語言;沒有基本的文化認知,所謂的理解或明白,很多時都是些浮淺的表面敷衍,甚至可說是自作多情式人云亦云而已。場刊雖然是自由免費取閱,不少觀眾通常是繞場一圈看過算,完全沒有取閱的興趣。香港人從來只對抽象的圖像感到惶恐和不安,具象照片是顯淺的基本認知,旁邊的介紹文字只會認定是費神的負資產。

20081014

薄如空氣 Thin as air

"Thin as air" 在JCCAC張貼的poster。
在5樓出電梯向右直行便是工作室和展覽的地方。

位於香港九龍石硤尾一個新的場地叫《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開幕有幾個星期了,我在中心的五樓租了一個小巧的工作室,工作室劃分一半的空間作展覽;當然我選擇了我的攝影作品作為第一個開始。在中心開幕前知道不少其他藝術單位的負責人都想以香港文化或是集體回憶作開幕的主題,所以我選了10張在香港拍攝的作品作嚮應。這些由2001年開始拍攝的影像,其實早已在香港,廣州、北京、連州及加拿大的多倫多展出過。不過雖然展出多次,其實看過原作的人也應該不會很多。創意藝術中心的開幕,或許能吸引到一些素昧眸面的新朋友。開幕初日,朋友的反應是有些作品曾在書本或雜誌上看過,但原作是第一次見到。既然如此,可能也會在展出的後期改放一些拍攝香港以外的作品,希望喜歡的朋友都來看看,畢竟雜誌的印刷無論是顏色的質素和影像呎吋的解析度,都難以跟原作30x40吋照片的質量作比較;兼且這系列的照片原意確是需要比較大面積畫幅的展示。
在展覽的現場特別容易得到觀眾的直接反應和交流;當然無論是那種類別的觀眾或朋友,都在閒談中派出很多為甚麼;啟發我在編排展覽的場刊中,在每張作品都寫下一些觀眾的問題和答案,除了在某程度上滿足某一種好奇外,當然希望是一種平易近人的態度,可以由此作為談話的起點。如果你是一早就來看過我的展覽,卻沒有得到場刊,請勿介意,因為場刊的內容將會在這博客或網站作更完整的發放。

20080813

《在理性逃離的晚上》

賴朗騫《在理性逃離的晚上》
賴朗騫《在理性逃離的晚上》
賴朗騫《在理性逃離的晚上》
賴朗騫《在理性逃離的晚上》
賴朗騫《在理性逃離的晚上》

20080810

《在理性逃離的晚上》

賴朗騫《在理性逃離的晚上》
賴朗騫《在理性逃離的晚上》
賴朗騫《在理性逃離的晚上》
賴朗騫《在理性逃離的晚上》
賴朗騫《在理性逃離的晚上》

《在理性逃離的晚上》

人開懇自然建立城市, 人在城市並留戀自然,
人在城市中製造了似是而非的自然場景,
我在光夜下拍攝人為的自然景觀.

賴朗騫

20080807

賴朗騫的夜晚

賴朗騫拍攝城市夜晚的攝影工具

整理訪問賴朗騫和陳贊雲先生,雖然要用相當的時間,但確實是非常愉快的經驗。一方面沒有任何方向和時間的限制,完全是從個人出發的率性。這次跟賴朗騫作訪問,剛好可以拍下他的隨身攝影工具,滿足了我對不同工作方式的好奇。對一連訪問了兩位仍然使用菲林的攝影師,我們可就是最後仍然使用菲林的一代了。無論你如何的堅持或固執,工具和菲林素材總有停產和被市場淘汰的一天。現在我們仍然有時可以分辨菲林和數碼相片的差異,和菲林邊緣留下來的趣味。正如賴用四方型片幅拍的夜晚,我們就曾討論是否保留菲林的黑邊。寫著這些文字時,就已經在緬懷著將來菲林完全消失的日子。
關於訪問時提到的夜晚拍攝的作品,會分兩個次刊出。這輯作品名字叫《在理性逃離的晚上》。

20080725

訪問賴朗騫(7)

賴朗騫 《藉故》寶麗來相片系列
賴朗騫 《藉故》寶麗來相片系列

劉:你隨身帶著在看的是甚麼書

賴:朋友介紹給我的一本哲學書:周國平 《人與永恆》,文字簡短。喜歡它很實在,又帶點批判性。


劉:你看攝影作品,有否一種年青與不太年青的分別?

賴:有。我覺得看得出的,不過自已卻並不年青。寶麗來的那輯比較「後生」,Hasselblad 拍的較老氣。不知是畫面上、顏色上還是題材上的問題。

劉:既然說到年青,為甚麼到2006、2007年甚至現在,仍然繼續買菲林相機?

賴:不喜歡用 digital(數碼),這不是個理性的理由。很多人認為菲林質素高,比起數碼相機更具立體感,對我來說都不是關係。我覺得那感覺較真實過程較實在。

劉:在數碼屏幕即時顯現的影像也不感覺實在?

賴:覺得在 screen 看到也不算實在。可能有一天,數碼影像切實的比菲林優勝,我也仍是想用菲林。我著意的完全跟質素無關。始終覺得菲林的轉化過程較看顯示屏幕實在。

劉:我自已沒有你那樣執著,還是要看質素和成本的比量。但黑白照片當然仍然最愛 Silver print(銀鹽照片)。

劉:如果你現在使用中片幅的 Hasselblad 轉用數碼機型,價錢仍然頗昂貴。

賴:我完全沒有想過這方面事情。

劉:其實現在很多用菲林拍照的人,曬相的工序大多數都要數碼化,特別是彩色照片。

賴:正是如此。不過我最著重的都是拍攝的過程,照片放大的工序,大多是交托他人。

訪問賴朗騫(6)

賴朗騫 《藉故》寶麗來相片系列
賴朗騫 《藉故》寶麗來相片系列
賴朗騫 《藉故》寶麗來相片系列


劉:在拍寶麗來的時候,我相信你只會有這部相機隨身;但拍 Hasselblad 的時候,你會帶些甚麼呢?

賴:腳架、測光錶、菲林和相機,沒有其他鏡頭了。

劉:你是那類只帶一個鏡頭的人?

賴:我好像是用 Hasselblad 的503CM,鏡頭是80mm f2.8。

劉:你是那種連用甚麼型號器材也不大留意或上心的攝影師。

賴:初用Hasselblad的時候,不懂得拆鏡頭拆片盒,所以就不拆了,專心的用一支鏡頭拍攝。有些攝影師對待器材如槍械一樣,但我肯定不屬那類。

劉:無論是攝影雜誌或網頁,器材的討論終究是比說明創作意念較容易。但對我來說,器材是攝影師以外的東西( 賴:我非常認同!)。但是知道攝影師如何在工作過程中怎樣運用器材,也是很有趣的事情。

劉:用 Hasselblad 拍的照片會否想做展覽?

賴:會的。伍振榮先生找我在九月的平遙展覽,還有吳文正,吳世傑,謝至德,黃勤帶,岑允逸,鄭逸宇,跟著這些前輩上路,實在是個難得的學習機會。

劉:年頭的時候跟謝至德買了他精心裝製的4x5相機(好像有個特別的名字,要找謝至德證實一下),試拍了十多張關於城市夜燈和植物的題材( 賴:嘻嘻嘻!),一來正在試機,還未拍到心目中想要的東西。後來到hulahoop,見到你的寶麗來,在網頁看到你另外這輯作品《在理性逃離的晚上》,我有興趣的正是你這部分的相片。

劉:我喜歡的除了是照片的超現實味道外,似乎還有很大的空間和可能。在這階段還是要自我要求的思考和提升;在拍攝的追求中,對自身題村的思考和取捨,往往是攝影師最大的挑戰;不少攝影師不斷的努力拍攝,卻沒有能力知道自已對作品好壞的判斷。

賴:有些攝影師不懂得選出最好的照片作展覽,因為他自已還未弄清楚他拍的是甚麼。

訪問賴朗騫(5)

賴朗騫 《藉故》寶麗來相片系列
賴朗騫 《藉故》寶麗來相片系列
賴朗騫 《藉故》寶麗來相片系列


劉:06年之後(寶麗來相機已經遺失),你已經拍另外的照片吧?

賴:我再買回跟之前完全一樣的Nikon FM相機,也沒有選FM2。和之前用FM中間隔了二年多時間,感覺好像不一樣。 其實之前拍寶麗來全是專注彩色的,轉回FM卻想有些不同而改拍黑白,很儍的想法。 後來Ducky( 謝至德)借給我Hasselblad相機試用,之後自已又購入了。

劉:拍Hasselblad的這一輯是在2007年?整體感覺上需要更有計劃、有一些更強烈的想法和刻意的方式。例如要在夜晚,要選擇的特定的地點,不可能隨意的抓拍?

賴:拍之前要做一些組織和計劃。機器本身的操作也要有功夫,例如測光裝菲林之類,不似寶麗來的簡單隨意。最初的拍攝是上年(2007)第一次掛八號風球的前個晚上,我家在西環卸貨區碼頭附近,因為颱風臨近,天色有點奇怪,吸引我初次嘗試拍攝長時間曝光的夜景照片。夜晚拍的主要是人造的光線,城市裡人工栽種的植物,都是些「非自然」的自然場景。人為的自然、人為的光線。一個人到某個地方於夜間拍照,過程是享受的。

劉:Hasselblad拍的彩色夜景,會是很多光影、人工光照明的環境,人工植物的題材,很多被攝物都或多或少附有某種的象徵意義。

劉:為甚麼喜歡拍照?

賴:我覺得這是個自已跟自已相處的方法,也是個容易明白自已的時候;睇戲吃飯都要找人作伴,這個是唯一自我相處的時刻。我所有的照片差不多都是一個人下完成的。部分跟朋友同行,拍得都不太好。有時甚至不理電話、不聽隨身音樂,刻意的訂下個人獨處的拍攝時間。

劉:有部分的攝影師其實非常享受攝影或沖曬器材的操作?你呢?

賴:我不太喜歡操作器材。相機對我來說是「舊」黑黑的東西,沒有太多的感情投射。

訪問賴朗騫(4)


賴朗騫 《藉故》寶麗來相片系列

賴朗騫 《藉故》寶麗來相片系列

賴朗騫 《藉故》寶麗來相片系列


劉:覺得拍照是否要思考的?

賴:拍照是要思考的,沒辦法不思考?要按快門就要思考,多或小的問題而已。既是感性亦是理性的過程。

劉:這問題是源於最近年青人喜歡的 Lomo 潮流,口號是"Don't Think, just shoot" (不要想、只管拍),你覺得怎樣?

賴:如果真的是不用想,那的確很犀利。但我感覺不可能。有人說是某種的無意識,但這是一種想法,實際上不太可能。

劉:之前有沒有做過展覽?

賴:做過數個聯展,個人展覽是第一次。

劉:展覽過後有甚麼特別感受?

賴:其實感覺好複雜,想做這展覽源於完成自已覺得重要階段。這個攝影的階段,感覺比對之前,對人對事都似乎看得更多。過後想以不同的思維方式再創作。

劉:所謂看得更多或捉得更多,是否可以說明一下?

賴:可能是個人的感受比前實在,可以放入照片內。覺得之前較虛,現在比較實。對於照片無關重要的東西,比較懂得篩走。對於眼前的景象感覺更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