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如空氣》攝影展覽原來沒有想過印備場刊,經過兩個多星期的展期,在展場跟觀眾間接或直接的接觸,最終引發了編寫的動機和動力。場刊的封面文字源於重新整理自己幾次展覽以來寫下的介紹文字,曾經給《中國攝影》雜誌刊載,現在是略作修改的版本:
【我在以前的展覽文字寫過自己作為攝影人,很多時都應謙卑的覺得,是外面的世界給攝影者這樣的一張照片,不要計較那是甚麼決定性的一刻。到底是誰的決定?有這樣的光線、人物、坐著跟走著、後面是地球的各樣風景;全部都是些我決定不了的事情。如果要重新設計我的拍照工具,最好能將快門按鈕添加多幾項選擇;在千分一秒後,有一小時、一日、一年或是全方位的一輩子曝光時段。最想拍下的,就是這樣的一段時間,一段巨細無遺的時間包容。我想這將會是照相機中快門先決攝影模式的終極選擇。
就是這樣的一種包容的想法,自二零零一年開始一直在拍這種照片;由香港到中國以至世界。我從拍下的照片歸類分析自己選擇的題材,發現無論是地球那處的風景,在我照片中的主體其實都是面前的一大團空氣,不論是人或動物植物、建築海水湖泊,其實都是這團空氣的背景襯托。如果傳說屬實;地球上有過重生又湮滅了的文明,那面前的這股空氣可會就是唯一凝留的証據。這股看似不存在形而上的東西,中國人有更智慧的認知,叫「氣」。就在我們周圍稀薄得看不見的東西,我嘗試慢慢的大口吸入體內,感覺涼涼的。】
就是這樣的一種包容的想法,自二零零一年開始一直在拍這種照片;由香港到中國以至世界。我從拍下的照片歸類分析自己選擇的題材,發現無論是地球那處的風景,在我照片中的主體其實都是面前的一大團空氣,不論是人或動物植物、建築海水湖泊,其實都是這團空氣的背景襯托。如果傳說屬實;地球上有過重生又湮滅了的文明,那面前的這股空氣可會就是唯一凝留的証據。這股看似不存在形而上的東西,中國人有更智慧的認知,叫「氣」。就在我們周圍稀薄得看不見的東西,我嘗試慢慢的大口吸入體內,感覺涼涼的。】
可能沒有很多攝影人喜歡用文字作事先張揚的交待。我不完全否定我的攝影是否到達某種標準或程度;但每次自己為展覽寫下介紹文字,都認定這是基本創作責任的部份。畢竟地球的巴別塔一山還有一山高,從來不相信照片是世界的共通語言;沒有基本的文化認知,所謂的理解或明白,很多時都是些浮淺的表面敷衍,甚至可說是自作多情式人云亦云而已。場刊雖然是自由免費取閱,不少觀眾通常是繞場一圈看過算,完全沒有取閱的興趣。香港人從來只對抽象的圖像感到惶恐和不安,具象照片是顯淺的基本認知,旁邊的介紹文字只會認定是費神的負資產。
2 則留言:
im your favorite reader here!
yeah! its much better,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