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梁家泰」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梁家泰」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60315

浮瓶・浪跡:梁家泰多媒體展覽

浮瓶・浪跡:梁家泰多媒體展覽
Over the Ocean, On the Road
A Multimedia Exhibition
by Leong Ka Tai 

與香港著名攝影家梁家泰一起踏上橫越太平洋之旅 — HKDI Gallery將展出梁氏在其長達五個月的慢活旅程中拍攝的攝影和錄像作品,透過多媒體互動裝置,藉此啟發觀眾思考溝通、聯繫和旅行的意義。

Embark on a nautical journey across the Pacific Ocean with acclaimed Hong Kong photographer Leong Ka Tai. HKDI Gallery is presenting Leong’s photographic work and videos from his adventurous five-month voyage with a specifically created multimedia installation. An exhibition that invites viewers to reflect on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and travelling.

20121001

由森山大道到皇后大道 香港寫真回應展








































He captured
The world in his eyes
And leave it to the viewers to interpret, to feel, to contemplate
Moriyama San x City dwellers/encounters/sentiments x Viewers
A never-ending tango trio
I gathered
In this Response Exhibition
The like-minded
Unceasingly pursuing a photo dialogue with the society/city Photographers x Hong Kong people/encounters/sentiments x First Person
Interpretation In which there is violence, helplessness,
deathly stillness, aspirations… 
Taking the viewers into
The spirit and energy of the city
Encapsulated 

anothermountainman / Curator

當森山大道將眼中
看到的,拍下來的,
都交給觀者解讀﹑感受﹑感悟 ... 
森山老師 x 城市人情事 x 觀者,
成為一個無限延伸的三角關係。
回應森山大道的寫真展,
我更希望集合一眾以攝影作為
持續與我們的社會/城市對話的堅持者,
並以: 攝者 x 香港城市人情事 x 第一身解讀出發,
當中可有暴力的﹑無奈的﹑死寂﹑ 或者祈盼的 ... 
帶觀眾進入攝影師透過照片 與城市一起沈澱的能量。

又一山人 / 策展人

Participating artist 參展藝術家
1. 
Alfred Ko chi keung 高志強 
2. 
Anothermountainman 又一山人 
3. 
Ducky Tse chi tak 謝至德
4. John Fung kin chung馮健中
5. Lam wai kit 林慧潔  
6. 
Lau ching ping 劉清平
7. Leong ka tai 梁家泰
8. Patrick Lai chi fong 李志芳
9. Ringo TANG kui wing 鄧鉅榮
10. 
So hing kueng 蘇慶強 
11. 
Vincent Yu wai kin 余偉建

20120427

你眼:望我眼 to see : to be seen







































又一山人繼《紅白藍》、《what's next 30x30》的第三個親自策展的展覽。
顧名思義,七對攝影人配對拍攝。
劉清平╳朱德華
陳幼堅╳陳漫
陳華熙╳王希慎
李家昇╳黃楚喬
陳瑞麟╳戴妮廷
蘇慶強╳梁家泰
常霖法師╳又一山人
十四個不同的觀點,對應拍攝別人和自拍的各師各法;合共廿八個出人意表的結果。
當你閱讀到這post,也即是在我敬邀賓客之列。煩請到時來灣仔藝術中心碰杯一敘。那日除香港攝影人外,移居外地的攝影師如王希慎和李家昇都會回來,或者應該說大部分參展的都會在現場,到時見。
展覽開幕
2012年5月2日星期三 5:30-8:30pm
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
展覽時間
2012年5月3日2012年5月10日 10:00am-8:00pm

20090411

高志強訪談錄(2)

高志強 〈夜祭〉 Nocturne 1998-2007 © Alfred Ko

高志強〈夜祭〉Nocturne 1998-2007 © Alfred Ko


劉:會不會出發前有某種想法,如果發現到甚麼,我就一定會拍攝之類的想法?
高:在心無一定擬定的目標,我的方法是一支鏡頭加一支腳架四處遊蕩。我很喜歡步行,由一個地方走到另一處地方,撇開影像以外,我是很享受晚上的這一過程;之前《藍調》的作品,我是面對著現實城市的事情,尋找歷史中的答案。現在心情像是擺脫了那些問題,對著城市的夜晚,個中的改變令人感到唏噓;或者跟自己年齡大了有點關係。

李:你當了多年攝影師,可否說說每個時期階段?
高:十多歲的時候,是同學教我玩曬相的,開始曬的也是同學的家庭底片。那時候我看的是沙龍攝影,那時拍的沙田晨曦霧景,今天我仍然覺得美麗,掛上牆仍是賞心樂事。中六畢業後到廣告公司跟兩位外國人當攝影助手,這兩位外國人身兼攝影師和美術指導、當時公司另一個中國人美指就是施養德。這時跟拍的工作多是航空公司和旅遊雜誌的 editorial,開始接觸廣告和設計,晚上更到大一報讀設計課程。之後去了星報、南華早報(陳橋的年代)當攝影記者,做了一年多突發新聞記者。工餘時亦做了很多酒樓婚宴攝影工作,那時接拍一次結婚相可以賺千多元,學費就是這樣儲來的。選擇大學時發現加拿大Banff的照片,座落在雪山前的校園實在令我着迷,十九歲就到了加拿大的Banff school of fine arts讀藝術。我記得是用一輯拍攝黃大仙廟的照片投考Banff,題名叫‘superstitious’(迷信),哈哈!有點沙龍的風格。在那裡讀了四年的‘Visual communication: fine arts photography’。1977年十月回港。
李:很想知道那時
Duane Michaels是怎樣教書的?
高:Duane Michaels其實只留在Banff好幾個月當客席講師,他談的主要是自己的創作;那時學校亦有另一位教授zone system的著名攝影師Minor White。
李:那時的zone system是否你鑽研的興趣?
高:我覺得很煩,哈哈,不甚喜歡,自己根本不喜歡拍攝大片幅相機。

李:說說畢業後回香港的情況吧。
高:回來後王無邪先生找我到理工教絲印,教了半年後由蔡仞姿接手。那時尚很年輕,王無邪和梁巨挺都建議我留在理工教書,課餘做創作。那時接到freelance工作,就到梁家泰的影室借用相機。那時他剛辦過《夢幻巴黎》攝影展。後來理工教授攝影的李旭初過世,馮漢紀邀我入理工教攝影,每星期三個早上,教了三年,王無邪叫我考慮全職任教,但自覺對人生和社會認識尚淺,只繼續part time教職;後來理工請來Eugene Leung補了我的位置。

李:這時你好像已經開始在Photo center教攝影和成為華人中比較成功的商業攝影師,那時你怎樣看商業攝影師的身分?
高:我當是一份工而已,但收了別人報酬,我一定做好本份。但跟自己的創作始終是兩碼子事。自由度最大的莫如紀錄性頗重的「故宮」和「茶馬古道」等拍攝計劃。但on assignment和自己的創作拍攝比較,我是截然的兩種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