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樂園》是屬於一個特定年代的,然而有關《兒童樂園》的印象卻可以超越時空限制,在不同期間受過其感染的讀者內心持存。只看這份已被視為典範的兒童刊物自面世至今的幾十年間,普遍輿論的一致認可,以及在大多相關言論中顯見的感情聯繫,即可見得它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廣泛滲透力。《兒童樂園》深入人心的鮮明形 象,需要多得的正是從一開始便在背後負責編繪工作的羅冠樵老師。文字内容方面,因為他搜羅題材丶既編又寫的貢獻,而能做到兼容知識性和閱讀趣味。視覺表達 方面,則是憑藉他穩健的筆觸丶端正的造型丶巧意的設計,致令刊物能擁有明快可親的美術風格。
最近因羅老師的離去而掀起的思緬,很自然的會是連帶着對《兒童樂園》的想念。在這個時候,從羅老師留下的作品中檢尋一些圖像,讓大家可再聚在一起看看,交流一點感想,當中也是有着向羅老師致敬之意的。而今次活動的構想,即或會被看成是帶着惜往之情的回顧,但其實當中也還是有意要提示一下對《兒童樂園》再作重 新認知的可能。因為除了它已化作不少人成長經驗的一部分,並總算能轉折地反映社會環境變遷的這些方面,從其他諸如媒體發展丶敍事建構丶文化交融等許多可以 成立的角度來看,它都是値得更深進研究的觀察對象。
再次面對《兒童樂園》的圖像,可會發覺它們仍一直維持着盛載知識的期許。然而不復單純的眼光或可讓我們理解,除卻圖文交代的意義,作品的得以呈現本身就早已是飽含訊息。當中可包括有理想的寄托丶克服製作困難的努力丶異質文化的相互衝撃和湊合……但不管怎樣,羅老師建立的圖像世界總會是向我開敞的,願意的話再 投入其中,可能我們尚能在這片重訪的舊地找到未曾知見的景致,可能我們會發覺自己對眼前所見尚會感到充滿興趣和好奇。就如當初。
2012/12/18
香港藝術中心麥高利小劇場
7:30pm-9:30pm
講者︰李念慈、盧子英
粵語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