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31
薄如空氣 Thin as air (5)
Thin as air © Lau Ching Ping
每人都有不同的原因,在此照片前指手畫腳的對身邊朋友訴說我聽不到的說話。有天下午六時左右,一位男士獨自參觀完所有展品,來來回回的不捨離去,最後他終於鼓起勇氣走到我面前,問照片松鼠的真假,我沒好氣的笑說:為甚麼要做假?在數碼相機和Photoshop的年代,其實我們對假的東西都習以為常。對著虛擬以外的現實環境,反而不習慣面對。那天在葵涌祖堯村附近,松鼠在我前面走過四次,我拍了四張照片。
20081030
薄如空氣 Thin as air (4)
20081029
薄如空氣 Thin as air (3)
20081026
薄如空氣 Thin as air (2)
20081022
薄如空氣 Thin as air (1)
Thin as air © Lau Ching Ping
石硤尾工作室吸引了很多攝影師,無論是專業或是業餘興趣的。開放日進來看展覽的觀眾、不論男女老幼每人都手持相機,隨時捕捉稍縱即逝的影像!放在入口處的照片,是我在二零零一年在飛機上拍攝的。中央部分泥黃色的工地,是狄士尼樂園的建築地盤;前面的小島是坪洲、跟著是喜靈洲,再前就是比較容易辨認的長洲。懸在半空的雲層剛好為我開放了這樣的一條透明跑道。
因為第一次在九龍土瓜灣牛棚1A空間 (1a space) 展出這系列照片時,選了這高空俯瞰的照片作介紹文字的背景,在展出時都是加上中英文的展覽文案 (artist statement),這個沒附加文字的版本應該極少曝光。而狄士尼樂園早已建成多年,現在重看這建築工地,霎時又開始覺得這樂園轉眼間已經變得陳舊了。
20081019
Thin as air《薄如空氣》的展覽場刊
《薄如空氣》攝影展覽原來沒有想過印備場刊,經過兩個多星期的展期,在展場跟觀眾間接或直接的接觸,最終引發了編寫的動機和動力。場刊的封面文字源於重新整理自己幾次展覽以來寫下的介紹文字,曾經給《中國攝影》雜誌刊載,現在是略作修改的版本:
【我在以前的展覽文字寫過自己作為攝影人,很多時都應謙卑的覺得,是外面的世界給攝影者這樣的一張照片,不要計較那是甚麼決定性的一刻。到底是誰的決定?有這樣的光線、人物、坐著跟走著、後面是地球的各樣風景;全部都是些我決定不了的事情。如果要重新設計我的拍照工具,最好能將快門按鈕添加多幾項選擇;在千分一秒後,有一小時、一日、一年或是全方位的一輩子曝光時段。最想拍下的,就是這樣的一段時間,一段巨細無遺的時間包容。我想這將會是照相機中快門先決攝影模式的終極選擇。
就是這樣的一種包容的想法,自二零零一年開始一直在拍這種照片;由香港到中國以至世界。我從拍下的照片歸類分析自己選擇的題材,發現無論是地球那處的風景,在我照片中的主體其實都是面前的一大團空氣,不論是人或動物植物、建築海水湖泊,其實都是這團空氣的背景襯托。如果傳說屬實;地球上有過重生又湮滅了的文明,那面前的這股空氣可會就是唯一凝留的証據。這股看似不存在形而上的東西,中國人有更智慧的認知,叫「氣」。就在我們周圍稀薄得看不見的東西,我嘗試慢慢的大口吸入體內,感覺涼涼的。】
就是這樣的一種包容的想法,自二零零一年開始一直在拍這種照片;由香港到中國以至世界。我從拍下的照片歸類分析自己選擇的題材,發現無論是地球那處的風景,在我照片中的主體其實都是面前的一大團空氣,不論是人或動物植物、建築海水湖泊,其實都是這團空氣的背景襯托。如果傳說屬實;地球上有過重生又湮滅了的文明,那面前的這股空氣可會就是唯一凝留的証據。這股看似不存在形而上的東西,中國人有更智慧的認知,叫「氣」。就在我們周圍稀薄得看不見的東西,我嘗試慢慢的大口吸入體內,感覺涼涼的。】
可能沒有很多攝影人喜歡用文字作事先張揚的交待。我不完全否定我的攝影是否到達某種標準或程度;但每次自己為展覽寫下介紹文字,都認定這是基本創作責任的部份。畢竟地球的巴別塔一山還有一山高,從來不相信照片是世界的共通語言;沒有基本的文化認知,所謂的理解或明白,很多時都是些浮淺的表面敷衍,甚至可說是自作多情式人云亦云而已。場刊雖然是自由免費取閱,不少觀眾通常是繞場一圈看過算,完全沒有取閱的興趣。香港人從來只對抽象的圖像感到惶恐和不安,具象照片是顯淺的基本認知,旁邊的介紹文字只會認定是費神的負資產。
20081014
薄如空氣 Thin as air
在5樓出電梯向右直行便是工作室和展覽的地方。
位於香港九龍石硤尾一個新的場地叫《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開幕有幾個星期了,我在中心的五樓租了一個小巧的工作室,工作室劃分一半的空間作展覽;當然我選擇了我的攝影作品作為第一個開始。在中心開幕前知道不少其他藝術單位的負責人都想以香港文化或是集體回憶作開幕的主題,所以我選了10張在香港拍攝的作品作嚮應。這些由2001年開始拍攝的影像,其實早已在香港,廣州、北京、連州及加拿大的多倫多展出過。不過雖然展出多次,其實看過原作的人也應該不會很多。創意藝術中心的開幕,或許能吸引到一些素昧眸面的新朋友。開幕初日,朋友的反應是有些作品曾在書本或雜誌上看過,但原作是第一次見到。既然如此,可能也會在展出的後期改放一些拍攝香港以外的作品,希望喜歡的朋友都來看看,畢竟雜誌的印刷無論是顏色的質素和影像呎吋的解析度,都難以跟原作30x40吋照片的質量作比較;兼且這系列的照片原意確是需要比較大面積畫幅的展示。
在展覽的現場特別容易得到觀眾的直接反應和交流;當然無論是那種類別的觀眾或朋友,都在閒談中派出很多為甚麼;啟發我在編排展覽的場刊中,在每張作品都寫下一些觀眾的問題和答案,除了在某程度上滿足某一種好奇外,當然希望是一種平易近人的態度,可以由此作為談話的起點。如果你是一早就來看過我的展覽,卻沒有得到場刊,請勿介意,因為場刊的內容將會在這博客或網站作更完整的發放。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