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06

高志強訪談錄(4)


高志強〈夜祭〉Nocturne 1998-2007 © Alfred Ko

高志強〈夜祭〉Nocturne 1998-2007 © Alfred Ko

李:《夜祭》這輯作品,包含數碼和菲林的拍攝;在最後的照片成像其實有沒有分別?
高:菲林出來的照片,微粒比較顯現,數碼則沒有那麼明顯,但有的是noise。
李:我想說說是noise的問題。像先前你說sepia tone的照片;我最近看港台拍攝的歷史系列錄像,在模擬古舊的片段畫面中加入noise、花痕、鬆濛失焦等效果,用以模擬殘舊的歷史菲林片斷;通常我們認為那是非「 訊息」的部份,並歸納為noise。但現在竟然反過來以noise作為「 訊息」的部份,成為某種暗示,例如sepia tone,可讀為懷舊的象徵。菲林的微粒其實是那種媒介的缺陷特性,但現在某程度上亦成為內容和意義的部份。
高:我覺得那亦是照片內容「 訊息」的一部份,我拍攝的照片是可以預計照片微粒的存在,亦會因應題材而選擇不同微粒的菲林,是表現媒介的一種手法。

李:《夜祭》這輯作品是不是特別迴避人的蹤影?
高:我甚至不想有車輛的痕跡,我是刻意迴避的,我覺得不需要有人在照片內。
李:沒有「 人」,可能令人聯想到有人存在的關係。
高:黎健強跟你說完全同樣的話!
李:例如拍攝一個公園的玩樂架,卻沒有了玩耍的孩童,直接聯想的就是個憂怨的氣氛。
高:黎健強甚至說看似靜但很嘈。

劉:有多次跟國外的攝影師談到一個現象,說香港人口稠密,但香港攝影師的作品卻人跡罕見。
高:好像也是,是不是日常遇見太多人,在晚上就不想攝入鏡頭內。
李:但那個晚上不噴水的噴水池,是非常高志強的影像,可能你的所謂唏噓就是從這些東西反映出來。
高:那是紅磡公園的一個噴水池,是小時候我帶妹妹玩耍的地方。

談到紅磡,原來我們都曾在從前理工學院的小白屋St Johannes生活過。小白屋的前身是高志強的小學母校,他多年後學成歸來又在這成了理工設計學院教授攝影。李和我則分別在不同的年代在此上過中學和設計課。香港確實是個小城市,這個網誌原來沒想到可以給我寫下一些沒有書籍或雜誌會整理的人和事。有時一個半個人或地方的名字,我相信其實是互聯網的一塊小積木、或是小拼圖,沒有大歷史、只是小故事。

沒有留言: